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第一项议程协议的达成和美国的破坏
    2023-07-26 信息编号:1259042 收藏
1955年8月1日,中美两国大 
使级会谈第一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参加会谈的中国方面是中国驻波兰特命 
全权大使王炳南;美国方面是美国驻捷克斯洛伐克特命全权大使尤·阿·约 
翰逊。 
     在会谈的第一次会议上,中国方面提出会谈的两项议程: (一)关于双 
方平民回国问题; (二)关于双方有所争执的其他的实际问题。在讨论第二 
项议程时,各方都可以提出它认为应予讨论的直接牵涉到中美双方的问题, 
以便双方自由地交换意见。美方同意中国提出的议程。 
     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这是一年前中美领事级会谈未解决而移过来的 
-----------------------  95-----------------------
问题。关于美国侨民回国问题,从新中国成立至1954年6月,已有美国侨民 
1485人离开中国。中国代表王炳南在中美领事级会谈中曾指出,中国政府对 
于在中国的美国侨民,只要他们遵守中国法律是一贯给予保护的。他们可以 
在中国境内居留,从事合法的职业。如果他们为着某种原因要离开中国返国, 
只要他们没有什么未了的刑事或民事案件,他们随时都可以走。领事级谈判 
中所未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当时有5000多留学生在美国,不少留学生要求离 
美返回祖国,遭到美国政府百般阻难甚至予以扣留、虐待、逮捕和监禁。对 
此,在领事级会谈中,美国方面不愿予以解决,因此,当时未达成任何协议。 
问题移至中美大使级会谈以后,双方代表从1955年8月1日至9月10日的 
40天当中,共举行了14次会议。9月10日达成协议,发表了中美两国大使 
级会谈就双方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的声明。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中美双方承 
认,在各自国家内的对方平民享有返回本国的权利,并将采取适当措施,使 
他们能够尽速行使其返回的权利;中美两国分别委托印度政府和英国政府协 
助中美平民返回本国。 
     协议虽然达成,但是美国并未认真履行,还蓄意破坏协议的执行。美国 
迄今未提交全部在美国的中国人名单和情况,也未采取任何同于中国的相应 
措施,对于已经要求回国而尚未离境的中国人,美国拒绝协助印度大使馆了 
解他们的情况,美国政府甚至仍然对中国留学生威胁,使他们不敢提出回到 
中国大陆的要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美国的这种破坏协议的行为进行申 
斥。 
     在1955年8月1日以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中国又释放了在中国服刑的 
美国罪犯26人。另有16名美侨申请回国并离开中国。 
     美国企图利用会谈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 中美大使级会谈就 
双方平民回国的问题达成协议以后,1955年9月14日,中国代表即建议立 
即进入第二项议程,并在这项议程下提出两项具体议题:“禁运”问题和准 
备更高一级的中美谈判问题。但是,遭到美方的破坏,美方先是在平民回国 
问题上节外生枝;接着,在台湾问题上提出无理主张,借以阻挠会谈的进展。 
     中国方面提出的取消禁运和准备中美外长会议来讨论缓和与消除中美在 
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的两个议题,是举世关心的中美双方有所争执的实际问 
题。会谈应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对缓和中美之间紧张局势作出贡献。 
但是,美国违背国际会议常规,提出所谓“在达成协议的关于遣返平民的声 
明得到履行之前,讨论其他问题未免为时过早”,无理地要求以第一项议程 
协议的执行作为讨论第二项议程的先决条件。同时,又以所谓“在朝鲜失踪 
的美国军人”问题进行纠缠。美方还违反商定的原则,发表声明,公开了会 
谈中争论的问题。 
     美方一直拒绝对这两项议题进行实质性的讨论,直到1955年10月8日, 
忽然提出中美双方应该首先发表“放弃使用武力的声明”的建议。美国代表 
避而不谈美国已经使用并且正在使用武力侵占中国领土台湾,更不提美国应 
该放弃武力侵略和威胁,应该从台湾撤出美国的一切武装部队,以便和平解 
决中美争端,反而说什么“美国作为联合国的一个会员国,同意在它的国际 
关系中不使用威胁和武力”,以欺骗世界舆论。 
     中美双方不使用武力,而以和平协商方法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是中国 
政府一贯的主张。1955年7月30日,周恩来就曾经表示希望签订一个包括 
美国在内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集体和平公约,以代替目前存在于这个地区 
-----------------------  96-----------------------
的对立性的军事集团。中国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提出举行更高一级的中美谈 
判的建议,也正是为了实现和平解决中美两国争端的主张,但是,在中美两 
国的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的问题,绝对不能同中美两国中任何一国的国内 
问题混为一谈。美国侵占中国领土台湾,是中美之间的国际争端;中国人民 
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中国政府虽曾经一再声明愿意 
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但这是中国内政,是中国中央 
政府同台湾地方当局协商的问题,而决不能成为中美会谈的题目。中国主张, 
在具体提到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两国在台湾地区的争端而不诉诸武力的时候, 
必须同时明确规定举行中美两国的外长会议。因此,1955年10月27日中国 
方面就美方提出的放弃使用武力的问题提出了中美两国大使协议声明的草 
案。它的主要内容是:中美两国同意,他们应该用和平方法解决他们两国之 
间的争端而不诉诸威胁或武力;为了实现他们的共同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美利坚合众国决定举行外长会议,协商解决缓和与消除台湾地区紧张局势 
的问题。但是,美国拒绝就中国的声明草案达成协议。 
     1955年11月10日,美国具体提出了自己的关于放弃使用武力的声明草 
案。其主要内容是:两国大使代表各自国家宣布,一般来说,并特别对于台 
湾来说,除了单独和集体的防御外,中美放弃使用武力。美方提出的这个声 
明草案实质上就是企图混淆中美两国在台湾地区的国际争端同中国政府和蒋 
介石集团之间的国内问题。这个草案避而不提中美举行外长会议,以和平谈 
判解决中美两国在台湾地区的争端问题,却企图用含糊的措词,把中国人民 
解放自己领土台湾的内政问题包括在中美声明所涉及的范围之内,以干涉中 
国的内政,束缚中国的手脚,使美国得以长期霸占台湾。至于所谓单独和集 
体防御问题,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对于美国来说,根本不发生防御的问题。 
相反,中国的领土台湾已经遭受到武力侵略和威胁,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才 
应该使用防御的权利来驱除这种武力和威胁。美国要求在台湾地区有防御的 
权利,其目的就是要求中国承认美国有权霸占台湾,使美国的侵略行为合法 
化,这当然是中国所绝对不能接受的。尽管在会谈中,美方代表不断提出其 
所谓的在台湾和台湾海峡地区的“单独和集体的自卫的固有权利”,中国的 
这一立场是绝不动摇的。
  •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举行
    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背景亚非会议期间,中国总理周恩来就缓和远东紧张局势问题发表声明,表示“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问题”。周恩来的声明获得了全世界一切公正舆论和...
    07-26
  • 第一次亚非会议后至莫斯科三月会议期间的对外关
    系(1955年5月—1965年3月)第一次亚非会议作为前阶段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胜利的总结,给予亚非拉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以极大的推动。会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新的高涨。从1954年11月起阿尔...
    07-26
  • 中国印尼关于双重国籍问题条约的签订
    华侨在国外的地位和中国的侨务政策中国人民向国外移居已有2,000多年历史,至明代向东南亚移居的逐渐增多。近百年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长期压迫剥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统治的结果,沿海地区人民,尤其...
    07-26
  • 第一次亚非会议
    亚非会议的发起和召开1954年3月,印尼政府决定在科伦坡会议上提出召开亚非会议的建议。1954年4月28日至5月2日,印尼、缅甸、锡兰、印度、巴基斯坦五国总理在科伦坡举行会议。由于尼赫鲁对召开亚非会...
    07-26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通商及交通协定的签订和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继承英国在西藏的特权,在拉萨、亚东、江孜以及噶大克等地驻有代表、商业代表和贸易站,经营西藏的邮政、电报、电话,并在西藏...
    07-26
  • 中国对外民间活动的开展和同外国关系中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提出。亚非会议期间中国外交的积极开展和重大成效一、中国对外民间活动的开展和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重要发展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发展经济文化友好联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关...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