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中国对外民间活动的开展和同外国关系中和平共处
    2023-07-26 信息编号:1259036 收藏
五项原则的提出。亚非会议期间中国外交的积极开展和重大 
                                      成效 
       一、中国对外民间活动的开展和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的重要发展 
       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发展经济文化友好联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人民的利益和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 
  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经济文化友好关系的开展,不仅可以扩大中国的影 
  响,增进彼此友谊,而且可以加强世界人民的大团结。毛泽东指出:“我们 
  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① 
  全世界人民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经济和文化联系的 
  发展有着共同的要求和良好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活动的方式包括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两个方面。虽 
  然,外交活动通常是政府出面的国家之间发生的关系,但是,在人民民主专 
  政的中国,对外的民间活动可称为民间外交。民间外交的开展,对于已建交 
  国家来说,可以配合政府外交的进行;对于未建交国家来说,可以有助于推 
  动政府间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新中国所展开的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皆属 
  于人民外交。 
       中国同各国民间往来的开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就同各国有 
  民间往来,不但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有往来,同周围民族主义国家和西 
  欧、北欧国家也有往来;只是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间往来占了主要地位。 
       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中国人民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民间来往中,以文 
  化交流的方式为主。当时进行了文化、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 
  育等方面代表的互相访问;举办了介绍对方的文化艺术成就展览;放映和演 
  出了对方的影片和戏剧,翻译出版了对方的书籍等等。中国著名作家和诗人 
  郭沫若、茅盾曾分别去苏联访问。苏联学者也来中国作短期讲学。在苏联、 
  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和波兰分别举办了“中国艺术展览会”。中国也举办了 
  苏联、越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的展览会。 
       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选派戏剧、歌舞和曲艺等方面的优秀演员, 
  组成阵容强大的演出团去朝鲜慰问朝中部队,并且为广大朝鲜城乡人民演 
  出。 
       通过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人民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之间加 
  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团结。 
       新中国同周围民族主义国家的民间关系也有进展。1950年初,有印度尼 
  西亚总工会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参观和访问了中国各地城市和乡村,历时八 
  个多月。1951年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期间,在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 
  举行了规模很大的中国文化艺术展览会。1951年底,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缅 
  甸,举办中国文化艺术展览会。1952年,中国人民送出展品参加在巴基斯坦 
  首都卡拉奇举办的第二届工业展览会。 
       中国人民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之间也有一些文化联系和友好往 
①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949 年9 月21  日) 
-----------------------  78-----------------------
来。以刘宁一为首的中国人民代表团应英中友协的邀请,1950年10月前往 
伦敦参加英国人民庆祝中国国庆大会。代表团团长刘宁一同英国工党总书记 
和其他工党代表进行会晤,阐明中英两国关系中的一些问题。1951年,英国 
人民访问团接受邀请来中国访问。1952年5月,中国青年文艺工作团应奥地 
利进步团体的邀请,去奥地利参加奥中友好周活动。同年,英中友协代表团、 
法国青年代表团和冰岛访华团先后应邀来中国访问。1953年4月,芬兰文化 
代表团和瑞典文化代表团也分别来中国访问。 
     中国人民同民族主义国家和西、北欧国家的民间互访活动,促进了相互 
之间的了解。这些活动既是中国人民同有关国家人民间友好意愿的反映,又 
是进一步发展友好关系的新起点。 
     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一届国际经济会议及其意义 1951年10月27日至 
28日,各国经济界人士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集会,成立国际经济会议发起人 
委员会,其中中国委员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工作,1952年4月3日, 
第一届国际经济会议在莫斯科举行。 
     第一届国际经济会议共有49个国家及世界工联的代表471人参加。中国 
出席这一届国际经济会议的,是以南汉宸为首的25人代表团。第一届国际经 
济会议经过全体大会和小组会议的讨论,认为需要改变由美国推行对中国等 
国“封锁”和“禁运”的政策所引起的国际经济关系的不正常情况。 
     中国代表团团长南汉宸在1952年4月4日的全体会议上发言,指出美国 
依靠对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封锁”、“禁运”来达到垄断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和转嫁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认为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必须建筑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必须互相尊重对方的政治独立、贸易自主和经济发展 
的利益,反对干涉对方主权、实行倾销、垄断和吞并的政策。这种平等和互 
利的国际贸易,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国愿意在 
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外国恢复和发展通商贸易关系。中国人民不仅有发展国 
际经济关系的愿望,而且由于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中国同各国发展经济关 
系的力量的增加,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远大的前景。 
     南汉宸的报告表示,中国今后仍将继续发展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 
互利的贸易关系,中国对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不论有无外交关系,也完全可 
以建立同样的平等与互利的国际贸易关系。只要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美国 
的“封锁”和“禁运”政策的限制,中国与西欧和北欧国家的贸易有可能进 
一步扩大。报告还指出: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 
已经建立了平等互利的通商贸易关系,尽管有人企图阻止这种友谊和经济关 
系的发展,但是各国人民决不会让他们的阴谋得逞。中国与亚洲乃至非洲各 
国之间的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今后也将得到发展的机会。中国代表团建议 
国际经济会议于会后设立常设机构,以切实推行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国际经济会议全体会议后,分成发展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经济合作、解 
决社会问题和落后地区问题三个工作小组。中国代表团团员分别参加了三个 
小组会的活动。表示中国代表愿意与出席大会的任何一个代表进行有关贸易 
的商谈;愿意根据彼此需要与可能,商讨与签订各种协议,进行具体交易, 
或建立相互委托代理关系;对于目前还不能够立即贸易而愿意将来再进行 
的,也可以建立一定的相互联系,以便会后继续商谈。 
     国际经济会议于1952年4月12日闭幕会议上一致通过的会议公报,表 
示了打破“封锁”、“禁运”,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发展国际贸易的意见。国 
-----------------------  79-----------------------
际经济会议根据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代表建议,决定成立国际贸易促进委员 
会,选举30名委员组成,中国的南汉宸和冀朝鼎当选为委员。 
     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分别同英国、荷兰、法国、瑞士、意大利、比利 
时、芬兰、锡兰、印尼、巴基斯坦等10个国家工商界人士签订了贸易协议, 
预计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共值2.2300亿多美元。尽管这些协议,后来由于美国 
政府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破坏,未能全部实现;但是,这些协议的达 
成,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和一部分工商界人士强烈要求冲破美国障 
碍,发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的愿望。 
     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后,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有了发展。同日本 
促进中日贸易的团体两次签订了贸易协议。1952年6月,中国进出口公司的 
代表同西德企业界代表,在柏林签订了一项民间贸易协定,规定双方贸易额 
总值为1.5亿卢布;同年10月23日,同智利贸易公司在北京签订了中智贸 
易协议;1953年1月,同埃及签订了“棉花交易合同”。1953年6月5日, 
同法国工商业贸易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了贸易协定,贸易总额双方各为1,000 
万英镑;同英国工商贸易代表团签订了商业协议,贸易总额为3,000万英镑。 
还在1953年4月间,比利时也有贸易代表团到中国来商谈贸易,签订了价值 
10亿比利时法郎的定货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在国际经济会议上的成就和中国同一些资本主义 
国家民间贸易协议的签订,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 
同各国、包括未建交国家的贸易关系。这为同某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开辟了 
良好的道路。这些贸易关系的发展,也为粉碎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封锁”、 
 “禁运”政策打开了缺口。 
     中日民间贸易和友好往来的开展 中日之间有着传统的贸易关系。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本工商界热烈希望发展同中国的贸易。1950年,中 
日贸易曾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日本对中国的贸易占日本出口总额的2.4%, 
占出口的4.1%。朝鲜战争发生,美国强制日本实行“禁运”政策,迫使日 
本割断同中国的传统贸易关系。1951年,两国贸易额尚不及日本对外贸易总 
额的 1%。但是,日本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促进中日贸易的希望。日本先后 
成立了日中贸易促进会,日本国会议员促进日中贸易联盟,地方议员促进中 
日贸易联盟全国协议会等团体。这些团体对于促进中日贸易的开展起着积极 
作用,受到中国人民的重视和支持。 
     1952年4月,中国在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期间,同亚洲以及西、北欧一 
些国家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合同,更加促使日本中小企业者要求开展同中国的 
贸易。会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邀请日本出席国际经济会 
议代表高良富等三人来中国谈判贸易。1952年6月1日,双方签订了第一次 
中日贸易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在以货易货的基础上,每方购入与售出等于价 
值3,000万英镑的货物。中日贸易第一次协议受到日本经济界普遍欢迎,日 
中贸易促进会理事长铃木一雄表示:中日贸易协议的签字给毫无起色的中日 
贸易提出了光明的前途。日本各界人民团体纷纷来电表示要积极争取协议的 
实施。 
     1952年11月,中国进出口公司和日本巴商事株式会社在北京签订了一 
项易货贸易合同,这是执行第一次贸易协议的具体合同。由于日本方面的要 
求,第一次贸易协议执行期限延至 1953年截止。美国千方百计破坏中日贸 
易,指使吉田政府阻挠协议的执行,限制出口物资的范围,鼓励输出没有经 
-----------------------  80-----------------------
济价值的商品,结果第一次协议只完成 5%。虽然如此,第一次协议却使日 
本人民认清只要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贸易关系,中日贸易是完全有 
可能发展的。 
     1953年9月,代表近300名日本国会议员的“国会议员促进日中贸易联 
盟”代表团一行24人到达北京。10月29日,日本“国会议员促进日中贸易 
联盟”代表团池田正之辅等 23人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等 
12人签署了至1954年底有效的贸易协议。这次贸易协议以第一次贸易协议 
为基础,将双方货物分成三类,根据平等互利和同类物资相易的原则,每方 
售出和购入各为价值3,000万英镑的货物。虽然经过两国有关人士的努力, 
这次协议执行情况有所改进,但是由于美国和日本行政当局的阻挠,也只达 
到协议贸易总额的38.8%。 
     伴随中日贸易的开展,中日民间友好往来也逐渐增多。当时,继高良富 
等三人来中国以后,1952年9月,日本工人学生的代表小泽清等四人冲破种 
种障碍,到达北京访问。在日本人民迫切要求开展贸易的愿望日益增长的情 
况下,日本政府被迫允许一些贸易界人士来华。鉴于当时日本统治阶级服从 
美国的旨意,竭力阻挠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这种景象是很可贵的。后 
来,从1953年大批留居中国的日侨返回日本开始,两国民间的友好往来才逐 
渐多起来。 
     中国人民协助在华日侨归国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提供了良好的气 
氛。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期间,曾经有大批日本人移居中国。日本投降后, 
大多数日本侨民已返回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有不少日本侨民陆 
续返国。后来,由于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和日本政府的封锁和阻挠,限制日本 
船只开来中国,使日侨返国遭到困难。 
     1952年12月1日,中国政府有关方面在答新华社记者问中表示,除少 
数日本战犯因在中国犯有血腥罪行,需听候审讯外,在华日侨尚有3万左右。 
对于这些日侨中愿意回国者,只要日本方面有办法解决船只问题,中国政府 
和人民愿意努力协助其回国。中国政府有关方面还表示,“可由日本方面的 
相当机关或人民团体派人来和中国红十字会具体协商解决”。 
     此后,日本红十字会、日本和平联络委员会和日中友好协会三团体提出 
愿派代表来中国协商解决日侨归国的各项具体问题。1953年1月,日本三团 
体组成的代表团来到北京。2月,中国红十字会同日本三团体代表举行正式 
会谈。3月5日达成协议,日本侨民可分批由天津、秦皇岛、上海等地乘日 
本船只返国。自1953年3月20日起至1955年3月,共有3万多日侨分九批 
返回日本。 
     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热情协助日侨回国,受到日本人民的赞扬,促进了 
中日人民友谊的发展。日共中央指导部在致中共中央信中表示,日本人民对 
中国人民不咎既往,多方面协助日侨回国,一致为之欢呼。日本一些进步团 
体和民主人士也纷纷来信,表示感谢。 
     当日本三团体在北京商谈日侨返国时,日本红十字会曾郑重表示愿意为 
协助旅日中国侨民返回中国尽最大的努力。吉田政府虽也表示不反对旅日中 
国侨民乘到中国接运日侨的船只回国,但实际上吉田政府却和蒋介石集团勾 
结,设法阻挠,甚至拘留中国侨民,施以非人道待遇,只是在中国政府抗议 
和日本人民的声援下,从1953年7月至1955年9月,旅日中国侨民才有2, 
000多人返回中国。 
-----------------------  81-----------------------
     在中日两国侨民各自返回本国的同时,日本人民还组织了“中国人殉难 
者遗骨护送团”,将被日本法西斯俘虏去日本做苦工的中国抗日士兵和居民、 
后来又被日本法西斯杀害的部分烈士骨灰560具送回中国,其中包括了“花 
岗惨案”遇难的大批烈士骨灰。 
     自1953年以来,日本人士来中国访问的逐渐增多,除上述一些促进中日 
贸易和协助侨民回国的代表团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和平人士来中国访问,如 
大山郁夫、西园寺公一、松本治一郎等。但是日本政府害怕中国影响的扩大, 
仍阻止中国人民代表去日本。195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商视察团去 
日本访问一事,即因日本政府的阻挠而未能实现。 
     随着中日贸易和民间友好往来的开展,日本人民要求中日恢复邦交的呼 
声日高,并且开展了建立日中正常关系的运动。 
     鉴于日本在美国政府的心目中是美国侵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基 
地,中国人民同日本人民和平友好的关系的开展,有着重大的反对美帝国主 
义的意义。中日民间往来和友好关系的发展,也证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 
中展开的把日本人民同日本军国主义区分开,并同日本人民保持友好关系的 
教育是十分正确的。
  • 坚决打击美国干涉中国人民解放沿海岛屿的斗争
    中国人民再次宣布一定要解放台湾美国在对朝鲜进行武装侵略干涉的同时,派遣了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和第十三、二十航空队在台湾建立军事基地,把台湾变成准备对中国大陆进行侵略的据点。美国政府还派...
    07-26
  • 反对美国拼凑东南亚军事侵略集团的斗争
    美国拼凑东南亚军事集团的经过组织军事集团是美国统治者妄图建立世界霸权的“实力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地区,早在1949年,美国就企图拼凑太平洋军事联盟。由于亚洲人民的反对和帝国主义内部...
    07-26
  • 日内瓦会议的重要意义
    日内瓦会议的协议,使印度支那战争得以停止。这是继朝鲜停战后又一重大国际事件。国际形势进一步趋向缓和。这对亚洲和世界和平是个贡献。印度支那和平的取得,是印度支那人民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支援...
    07-26
  • 日内瓦会议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谈判和协议的达成
    奠边府战役和日内瓦会议开始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日内瓦会议在朝鲜问题讨论尚在进行之际,1954年5月8日起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历时75天,前后共举行了8次全体会议,23次限制性会议和多...
    07-26
  • 日内瓦会议对朝鲜问题的讨论
    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美国一方面在板门店破坏关于召开政治会议的会谈,阻挠朝鲜问题的进一步解决,一方面积极参与和力图扩大法国殖民者侵略印度支那的战争。但是朝中人民的坚决斗争和...
    07-26
  • 为召开关于朝鲜问题的政治会议而斗争
    关于政治会议形式和成员问题的交涉和对美方用意的揭露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中国人民同朝鲜人民一道,一方面努力巩固朝鲜停战,严防侵略战争再起;一方面为争取召开政治会议,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而进行斗争。...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