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热汇!
发布信息
教育培训信息
当前位置:大热汇 > 商务服务 > 教育培训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2023-07-24 信息编号:1258282 收藏
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提出了社会主义 
建设总路线。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同年5月,这一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 
会议上正式通过。此后,它就取代了中共八大所制定通过的 《第二个五年计 
划的建议》,而被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这条总路线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的提出有一个发展过程。早在第一个 
五年计划执行期间,毛泽东就多次讲过,领导工作要采取又多又快又好的方 
法。1955年,他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中,对社会主义 
建设的速度问题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设想。他认为,中国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于 
是,他把这些想法概括为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 
1955年冬,中共中央就提出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人 
民日报》1956年元旦社论中公布了这一方针。 
     1956年初,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步子过快的 
问题。在经济建设中也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周恩来及时发现了这种只是片 
面追求“多”、“快”,而忽视“好”、“省”的倾向。他批评并纠正了这 
-----------------------  132-----------------------
  种冒进倾向。后来在贯彻《农业发展纲要》问题上也出现了急躁冒进的现象。 
  1956年 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了《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 
  要》。《纲要》40条规定,要在12年内,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的目标:在 
  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1955年为150斤,到1967 
  年要达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1955年为208斤,到1967年 
  要达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1955年为400斤,1967年要 
  达到800斤。棉花产量:1955年全国平均亩产 (皮棉)35斤,分别增加到 
  60、80和100斤。 《纲要》40条中还规定了12年内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所要 
  达到的水平,以及1956—1967年12年内,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发展所要达 
  到的目标。但是有些部门和地方,却不顾客观条件,企图把12年要完成的事, 
  只在3—5年内甚至更少的时间内完成。如有的地方,本来粮食亩产只有150 
  斤,但却企图在1年内就把产量提高为800斤。 
       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既要反对保守主义,又要 
  反对急躁冒进”的社论。指出,任何人不可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计 
  划自己的行动,不要勉强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对于又多、又快、又 
  好、又省的建设方针不能片面理解,不能只注意多快。不注意好省。1956年 
  9月,周恩来在“八大”所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的报告》中也批评了这种倾向。当时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都认为,应该努力去 
  做那些客观上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事,如果不是这样,就要犯右倾保守错误。 
  但同时又要避免超越现实可能的条件,去做那些客观上做不到的事,如果不 
  是这样,就要犯盲目冒进的错误。 
       应该说,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可是1957年7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 
  中全会扩大会议上却对反对急躁冒进进行批评。他批评纠正急躁冒进是扫掉 
  了几个东西,一个是扫掉了多、快、好、省,扫掉农业发展纲要40条,还扫 
  掉了促进委员会。他认为,要全面理解多、快、好、省,他认为反冒进,是 
                                                                                 ① 
  不要“多”了,不要“快”了,还是应当尽可能争取多一点,争取快一点。 
       毛泽东批评反冒进使党内的“左”倾思想发展起来。1958年1月,中共 
  中央在南宁召开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再一次对1956年的反冒进进行批评。 
  他说,一反冒进使6亿人民泄了气,这是个政治问题。还说,以后不要再提 
  反冒进的口号了。这样,党内“左”倾思想情绪迅速扩展起来。1958年3月, 
  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会议,会上继续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并不断升级,把 
  反冒进说成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而把冒进却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 
  会上毛泽东还同意并支持了“在7年内实现农业40条”的提法。 
       他在讲话中还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总路线的基本点。会议讨论了建设路线问题,确定把“鼓足干劲、力争上 
  游、多快好省”的口号作为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毛泽东认为,全国解 
  放后,在经济工作中,特别是在工业和计划方面照搬苏联的经验,产生了教 
  条主义。因此在建设路线上不能迷信苏联,不破除迷信,就会妨碍我们建设 
  路线的正确贯彻。1958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大二次会议。会议正式提出了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过去党的领导力量主要放在社会主义革命方面,从 
  现在起,必须集中更大的力量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同时,会议正式通过 
① 毛泽东所提到的“促进委员会”是促进的意思。就是,大家都应该当促进派,不作促退派。实际上是把 
主张反冒进的人说成是“促退派”。所以才说,反冒进把“促进委员会”也扫掉了。 
-----------------------  133-----------------------
  了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作为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还有一件事对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问题有很大的影响,那就 
  是超英赶美问题。1957年11月,苏共在莫斯科召开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 
  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毛泽东率领中共代表团参加。会议期间,赫鲁晓夫倡议, 
  社会主义国家应掀起一个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运动。苏联提出要超过美 
  国,中国生产水平低,提出决定在15年内赶上并超过英国。 
       超英赶美的口号的提出,固然鼓舞了中国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也和提出《农业发展纲要40条》一样,由于不是实 
  事求是地、根据客观条件制定奋斗的目标,即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目标,而 
  是制定一些过高的指标并且一再缩短完成的期限,因而也变成了一种“左” 
  倾指导思想。1958年5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就要求 
  大大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上8年或者10年赶上美 
  国。他并且批评了一些不同意把指标订得过高的意见,说他们是“观潮派”、 
   “秋后算帐派”。于是会上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并正式通过了根据毛泽东 
  的倡议而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及其基本点。 
       由上可见,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逐步形成的,它是在党内领导人之间 
  进行了严重的思想斗争中形成的,它是正确意见受到批评,“左”的指导思 
  想逐渐占居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形成的。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与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1956年4月中共八大通过了由周恩来亲自...
    07-24
  •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是在工作中也还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值得很好的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中的缺点或不足之处,主要是,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原来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要在3个五年计划(即15年...
    07-24
  •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之处
    (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从总的方面看,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改革,促进...
    07-24
  • 1953年的“小冒进”和1956年的“冒进”问题
    整个“一五”期间,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总的来说,发展比较正常,编制“一五”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总的说来是适当的,是体现了量力而为的原则的。但有的年度中也发生了一些偏差,这主要是1953年...
    07-24
  • 新建企业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的重要来源
    其他各种关系,如新建企业和现有企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①《中国统计年鉴(1984)》,第18页。②同上书,第26、30页。-----------------------126-----------------------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进行社会主...
    07-24
  • 从重、农、轻三者综合比例关系看
    。“一五”期间,重、轻、农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重工业是25.4%,轻工业12.9%,农业②4.5%,全部工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18%,国民收入是8.9%。这种比例关系大体上是协调的。重工业发展较快,为国家...
    07-24